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课程设置方案
专业名称: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藏汉双语)专业代码:080901
一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培养扎根甘肃及周边藏区,能够胜任初中信息技术藏汉双语教学,以及初级中学教育教学与行政管理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教师。同时培养能够胜任以及藏文信息处理和藏文软件开发等相关工作,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,身心健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预期毕业五年左右达到以下四点目标:
目标1:热爱党的教育事业,道德高尚,具备吃苦耐劳,爱岗敬业,积极向上的职业素养;
目标2:能够胜任初级中学信息技术藏汉双语教育教学,同时具备一定的教学管理的能力,具有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;
目标3: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,熟练藏汉双语,掌握一门外语,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增加知识和提升能力。
目标4:具有良好的团队组织、协调能力、较强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创新型思维能力。
二、毕业要求
毕业生应在师德、教学、育人和发展等方面达到如下八个方面的要求:
1.师德规范:
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、政治认同、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以立德树人为己任。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,具有依法执教意识,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。
2.教育情怀:
具有从教意愿,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,具有积极的情感、端正的态度、正确的价值观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,尊重学生人格,富有爱心、责任心,工作细心、耐心,做学生锤炼品格、学习知识、创新思维、奉献祖国的引路人。
3.学科素养:
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知识、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,熟练藏汉双语,理解计算机科学知识体系基本思想和方法。了解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,了解本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,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。
4.教学能力:
再教育实践中,能够依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,针对藏族初级中学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,综合相关知识与技能,进行教学设计、实施和评价,获得教学体验,具备教育基本技能,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。
5.班级指导:
树立德育为先理念,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。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。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,参与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,获得积极体验。
6.综合育人:
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。了解本学科育人的价值,能够有机结合信息技术教学进行育人活动。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,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,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。
7.学会反思:
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。了解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发展动态,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,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。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,具有一定创新意识,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,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。
8.沟通合作:
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,具有团队协作精神,掌握沟通合作技能,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。
附: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
|
目标1 |
目标2 |
目标3 |
目标4 |
1.师德规范 |
√ |
|
|
|
2.教育情怀 |
√ |
|
|
√ |
3.学科素养 |
|
√ |
√ |
√ |
4.教学能力 |
|
√ |
√ |
√ |
5.班级指导 |
√ |
√ |
|
|
6.综合育人 |
√ |
√ |
√ |
√ |
7.学会反思 |
|
√ |
√ |
√ |
8.沟通合作 |
√ |
|
√ |
√ |
注:根据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情况在相应的表格里打“√”。
三、学制、毕业学分要求和授予学位
1.学制
标准学制4年,学生可在3-6年内完成学业。
2.学分修读要求
学生至少应修满189.5学分方可毕业。
3.授予学位:工学学士。
四、主干学科、核心课程、特色课程
(一)主干学科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。
(二)核心课程
电路与电子技术、集合论与图论、代数与逻辑、数字逻辑、C语言程序设计、数据结构与算法、计算机组成原理、操作系统原理、数据库原理、计算机网络、编译原理、软件工程。
(三)特色课程
藏汉翻译(计算机)、藏文信息处理技术。
五、教学活动时间安排
每学年设置3个学期,共38周,其中教学时间36周,考试时间2周(每学期1周),并适当安排入学教育、军事训练、生产劳动、社会实践、毕业教育、就业指导等时间。
六、课程结构比例
课程类别 |
学分 |
比例 |
备注 |
通识教育 课程 |
必修课 |
43.5 |
23% |
通识1课程 |
选修课 |
7 |
4% |
通识2、3课程 |
学科专业课程 |
学科专业基础课程 |
必修课 |
60 |
32% |
1.各专业要达到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》及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标准所规定的学分比例。 2.教学诊断、见习实习、毕业论文等专业实践课程学分纳入学科专业课程必修学分统计。 |
学科专业发展课程 |
必修课 |
21 |
11% |
学科专业选修课程 |
选修课 |
6 |
3% |
|
职业 课程 |
必修课 |
13 |
7% |
教师教育类课程达到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规定的学分要求。 |
选修课 |
3 |
2% |
|
实践教学 |
64 |
34% |
1.实践教学学分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20%、自然科学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的25%。 2.实践教学包括3个课程平台的所有实践学分。 |
七、周学时分配表
学年 |
第一学年 |
第二学年 |
第三学年 |
第四学年 |
学期 |
1 |
2 |
3 |
4 |
5 |
6 |
7 |
8 |
9 |
10 |
11 |
周学时 |
26 |
25 |
通识 |
20 |
24 |
职业 |
22 |
19 |
15 |
实习 |
8 |
注:第3、6学期安排通识课程和职业课程,未计算周课时。第9学期安排一门专业课(3周),第10学期教育实习,第11学期实际教学周数为6周。第2学期开设部分网络通识课程,课堂教学实际上达不到27课时。
八、课程执行计划
总学分:189.5学分,总学时:2469学时。
(一)通识课程平台
课程 模块 |
课程名称 |
课程类型 |
总学时 |
周学时 |
开课学期 |
学分 |
考核 方式 |
备注 |
小计 |
讲授 |
实践 |
通 识 1 课 程 模 块 (必 修) |
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|
必修 |
45 |
30 |
15 |
3 |
1 |
3 |
考试 |
|
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|
必修 |
45 |
30 |
15 |
3 |
2 |
3 |
考试 |
|
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|
必修 |
75 |
60 |
15 |
5 |
5 |
5 |
考试 |
|
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|
必修 |
45 |
45 |
|
3 |
4 |
3 |
考试 |
|
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|
必修 |
18 |
18 |
|
4 |
3 |
1 |
考查 |
|
形势与政策 |
必修 |
专题辅导等多种形式开设,四学年均开 |
2 |
考查 |
|
基础英语 |
基础英语Ⅰ |
必修 |
60 |
60 |
|
4 |
1 |
4 |
考试 |
第一学年各双语专业均开设、第二学年各双语专业自行确定。 |
基础英语Ⅱ |
必修 |
60 |
60 |
|
4 |
2 |
4 |
考试 |
基础英语Ⅲ |
必修 |
60 |
60 |
|
4 |
4 |
4 |
考试 |
基础英语Ⅳ |
必修 |
60 |
60 |
|
4 |
5 |
4 |
考试 |
大学体育 |
大学体育Ⅰ |
必修 |
30 |
|
30 |
2 |
1 |
1 |
考试 |
|
大学体育Ⅱ |
必修 |
30 |
|
30 |
2 |
2 |
1 |
考试 |
|
大学体育Ⅲ |
必修 |
30 |
|
30 |
2 |
4 |
1 |
考试 |
|
大学体育Ⅳ |
必修 |
30 |
|
30 |
2 |
5 |
1 |
考试 |
|
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|
必修 |
自主锻炼,每学年测试一次;一二年级利用《大学体育》课随堂测试。 |
不计学分 |
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 |
必修 |
15 |
|
15 |
|
1 |
0.5 |
考查 |
网络课程 |
大学生就业创业基础 |
必修 |
36 |
18 |
18 |
|
3 |
2 |
考查 |
|
军事理论 |
必修 |
36 |
36 |
|
|
1 |
2 |
考试 |
|
军事训练 |
必修 |
2周(根据学校实际安排进行) |
2 |
|
|
小计 |
- |
675 |
477 |
198 |
- |
- |
43.5 |
|
|
通 识 2 课 程 模 块 (选 修) |
任选 模块 限选 模块 |
文学与艺术 |
选修 |
外聘教师开设课程不少于2学分 |
3 |
3 |
考查 |
通识2课程共10学分,每个学生任选5学分(其中尔雅课程2学分),限选5学分 本专业最低选修7个学分即可 |
数学与科学 |
社会与历史 |
尔雅通识课程2学分 |
1-10 |
2 |
政治与经济 |
语言与能力 |
限选模块 |
大学语文 |
限选 |
理科专业和艺术、体育类学生修读 |
2 |
2 |
大学数学 |
普通文科类专业学生修读 |
2 |
数学文化 |
藏语、双语类文科专业学生修读 |
2 |
艺术类课程 |
《艺术导论》、《音乐鉴赏》、《美术鉴赏》、《影视鉴赏》、《戏剧鉴赏》、《舞蹈鉴赏》、《书法鉴赏》、《戏曲鉴赏》八门课程任选二门。 |
2 |
2 |
艾滋病、性与健康 |
全校限选课 |
2 |
1 |
小计 |
- |
84 |
- |
7 |
通识3 课程模块 (选修) |
社团活动 |
选修 |
按照学院有关活动课程规范进行。创新奖励学分可替换该模块学分。 |
1-10 |
5 |
考查 |
|
社会实践 |
选修 |
考查 |
|
科学研究与学术报告 |
选修 |
考查 |
|
公益劳动 |
必修 |
由教务处、后勤公司负责安排。 |
1 |
考查 |
|
小计 |
- |
- |
- |
6 |
- |
|
|
合计 |
759 |
561 |
198 |
- |
- |
56.5.5 |
- 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注:通识1本专业不修《大学计算机基础》,通识2本专业学生只选7学分。
(二)专业课程平台
课程 模块 |
课程 编号 |
课程名称 |
课程 类型 |
总学时 |
周学时数 |
开课学期 |
教学周数 |
学分 |
考核 方式 |
备 注 |
小计 |
讲授 |
实践 |
专业基础课程模块 |
0712057zb |
高等数学(Ⅰ) |
必修 |
60 |
60 |
0 |
4 |
1 |
15 |
4 |
考试 |
|
0809340zb |
计算机导论 |
必修 |
45 |
15 |
30 |
3 |
1 |
15 |
3 |
考试 |
|
0712058zb |
高等数学(Ⅱ) |
必修 |
60 |
60 |
0 |
4 |
2 |
15 |
4 |
考试 |
|
0809342zb |
数字逻辑 |
必修 |
60 |
45 |
15 |
4 |
4 |
15 |
4 |
考试 |
|
|
集合论与图论 |
必修 |
45 |
45 |
0 |
3 |
4 |
15 |
3 |
考试 |
|
|
代数与逻辑 |
必修 |
45 |
45 |
0 |
3 |
4 |
15 |
3 |
考试 |
|
|
电路与电子技术 |
必修 |
75 |
60 |
15 |
5 |
5 |
15 |
5 |
考试 |
|
0809343zb |
C语言程序设计 |
必修 |
75 |
45 |
30 |
5 |
5 |
15 |
5 |
考试 |
|
0809344zb |
计算机组成原理 |
必修 |
75 |
45 |
30 |
5 |
7 |
15 |
5 |
考试 |
|
0809345zb |
数据结构与算法 |
必修 |
75 |
60 |
15 |
5 |
7 |
15 |
5 |
考试 |
|
0809346zb |
操作系统原理 |
必修 |
75 |
60 |
15 |
5 |
8 |
15 |
5 |
考试 |
|
0809347zb |
数据库系统原理 |
必修 |
60 |
45 |
15 |
4 |
8 |
15 |
4 |
考试 |
|
0809348zb |
计算机网络 |
必修 |
60 |
45 |
15 |
4 |
8 |
15 |
4 |
考试 |
|
0809349zb |
编译原理 |
必修 |
45 |
30 |
15 |
8 |
11 |
6 |
3 |
考试 |
|
0809350zb |
软件工程 |
必修 |
45 |
30 |
15 |
15 |
9 |
3 |
3 |
考试 |
|
小计 |
900 |
675 |
225 |
|
|
|
60 |
|
|
专业发展课程模块 |
|
大学汉语基础(Ⅰ) |
必修 |
90 |
90 |
|
6 |
1 |
15 |
6 |
考试 |
|
|
大学汉语基础Ⅰ |
必修 |
30 |
30 |
|
2 |
1 |
15 |
2 |
考试 |
|
|
大学基础藏语(Ⅰ) |
必修 |
90 |
90 |
|
6 |
1 |
15 |
6 |
考试 |
|
|
大学基础藏语Ⅰ |
必修 |
30 |
30 |
|
2 |
1 |
15 |
2 |
考试 |
|
|
大学汉语基础(Ⅱ) |
必修 |
90 |
90 |
|
6 |
2 |
15 |
6 |
考试 |
|
|
大学汉语基础Ⅱ |
必修 |
30 |
30 |
|
2 |
2 |
15 |
2 |
考试 |
|
|
大学基础藏语(Ⅱ) |
必修 |
90 |
90 |
|
6 |
2 |
15 |
6 |
考试 |
|
|
大学基础藏语Ⅱ |
必修 |
30 |
30 |
|
2 |
2 |
15 |
2 |
考试 |
|
0809351zb |
藏汉翻译(计算机) |
必修 |
45 |
45 |
0 |
3 |
7 |
15 |
3 |
考试 |
|
0809352zb |
藏文信息处理技术 |
必修 |
30 |
30 |
0 |
2 |
8 |
15 |
2 |
考试 |
|
小计 |
315 |
315 |
0 |
|
|
|
21 |
|
|
专业选修课程模块 |
0809341zx |
Python编程基础 |
选修 |
30 |
15 |
15 |
2 |
7 |
15 |
2 |
考查 |
|
0809342zx |
IPV6概述 |
选修 |
30 |
15 |
15 |
2 |
7 |
15 |
2 |
考查 |
|
0809343zx |
网络安全技术 |
选修 |
30 |
15 |
15 |
2 |
7 |
15 |
2 |
考查 |
|
0809344zx |
综合布线实训 |
选修 |
30 |
15 |
15 |
2 |
7 |
15 |
2 |
考查 |
|
0809345zx |
Office高级应用 |
选修 |
30 |
15 |
15 |
2 |
7 |
15 |
2 |
考查 |
|
0809346zx |
非线性编辑 |
选修 |
30 |
15 |
15 |
2 |
7 |
15 |
2 |
考查 |
|
小计 |
90 |
45 |
45 |
|
|
|
6 |
|
|
专业实践课程模块 |
0809341zs |
平面图像设计 |
必修 |
45 |
30 |
15 |
3 |
4 |
15 |
3 |
考查 |
|
0809342zs |
二维动画设计与制作 |
必修 |
45 |
30 |
15 |
3 |
7 |
15 |
3 |
考查 |
|
0809343zs |
藏文网站建设 |
必修 |
60 |
30 |
30 |
4 |
8 |
15 |
4 |
考试 |
|
小计(三门课) |
150 |
90 |
60 |
|
|
|
10 |
|
|
毕业论文(设计) |
必修 |
|
|
|
|
11 |
|
8 |
|
|
合计 |
1455 |
1125 |
330 |
|
|
|
105 |
|
|
注:专业选修课程模块每个学生至少选修三门课程。
(三)职业课程平台
课程 模块 |
课程 编码 |
课程名称 |
课程 类型 |
总学时 |
开课 学期 |
周学 时数 |
学分 |
考核 方式 |
备注 |
小计 |
讲授 |
实践 |
教育 理论 课程 模块 |
|
基础心理学 |
必修 |
30 |
30 |
|
1 |
2 |
2 |
考试 |
教育系开设 |
|
教育学 |
必修 |
30 |
30 |
|
2 |
2 |
2 |
考试 |
教育系开设 |
|
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|
必修 |
45 |
45 |
|
4 |
3 |
3 |
考试 |
教育系开设 |
教育 技能 课程 模块 |
|
信息化教学及其环境应用 |
必修 |
30 |
15 |
15 |
理2 文4 |
2 |
2 |
考试 |
教育系开设 |
0809001jb |
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|
必修 |
36 |
18 |
18 |
6 |
8 |
2 |
考试 |
各系开设 |
0809002jb |
中小学信息技术标准及教材分析 |
必修 |
30 |
|
18 |
5 |
3 |
2 |
考试 |
|
教育 实践 课程 模块 |
|
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训练及认证 |
必修 |
1—11学期 |
2 |
考查 |
每年开放性考核两次 |
|
教学诊断(校内试讲) |
必修 |
第7学期 |
1 |
考查 |
聘请中小学骨干教师与本校教师共同完成 |
|
教学见习、实习 |
必修 |
8或10学期 |
9 |
|
教师 选修 课程 模块 |
|
教师专业发展专题 |
选修 |
各专题课时由教育系确定,学生在所列专题中系统选修不低于36学时 |
6 |
|
2 |
考查 |
学生在所列专题中系统选修2学分 |
|
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专题 |
选修 |
|
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专题 |
选修 |
|
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专题 |
选修 |
|
学科教学类选修课 |
选修 |
18 |
6 |
|
1 |
考查 |
各系开设或选修教育系开设课程 |
合计 |
255 |
- |
- |
28 |
|
(四)课程体系矩阵图
序号 |
教学环节 |
要求1 |
要求2 |
要求3 |
要求4 |
要求5 |
要求6 |
要求7 |
要求8 |
1 |
计算机导论 |
|
|
H |
|
|
|
|
|
2 |
电路与电子技术 |
|
|
H |
|
|
|
|
|
3 |
数字逻辑 |
|
|
H |
|
|
|
|
|
4 |
C语言程序设计 |
|
|
H |
L |
|
|
|
|
5 |
编译原理 |
|
|
M |
|
|
|
|
|
6 |
计算机组成原理 |
|
|
H |
L |
|
|
|
|
7 |
数据结构与算法 |
|
|
H |
L |
|
|
|
|
8 |
计算机网络 |
|
|
H |
L |
|
|
|
|
9 |
操作系统原理 |
|
|
H |
|
|
|
|
|
10 |
数据库系统原理 |
|
|
M |
|
|
|
|
|
11 |
软件工程 |
|
|
M |
|
|
|
|
|
12 |
二维动画设计 |
|
|
M |
L |
|
|
|
|
13 |
藏汉翻译(计算机) |
|
|
H |
|
|
|
|
|
14 |
藏文网站建设 |
|
|
M |
L |
|
|
|
|
15 |
藏文信息处理技术 |
|
|
H |
|
|
|
|
|
16 |
JAVA程序设计 |
|
|
M |
L |
|
|
|
|
17 |
Python编程基础 |
|
|
M |
|
|
|
|
|
18 |
Office高级应用 |
|
|
M |
L |
|
|
|
|
19 |
网络安全技术 |
|
|
M |
L |
|
|
|
|
20 |
平面图像设计 |
|
|
M |
L |
|
|
|
|
21 |
非线性编辑 |
|
|
M |
L |
|
|
|
|
22 |
LINUX系统 |
|
|
M |
|
|
|
|
|
23 |
毕业论文(设计) |
|
L |
H |
L |
|
|
L |
L |
24 |
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|
M |
M |
H |
H |
L |
L |
L |
L |
25 |
中小学信息技术标准及教材分析 |
|
|
|
H |
|
|
|
|
26 |
校内试讲 |
H |
H |
H |
H |
L |
L |
M |
M |
27 |
教学见习、实习 |
H |
H |
M |
H |
H |
H |
M |
M |
28 |
IPV6概述 |
|
|
M |
|
|
|
|
|
注:表中教学环节:课程、实践环节、训练等;根据课程对各项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分别用“H”(高)、“M”(中)、“L”(弱)表示课程对该毕业贡献度的大小;矩阵覆盖所有必修环节。
九、课程设置方案参与人员
(一) 执笔人:才让扎西
(二)参与人:
1.本专业教师
闫宝华、范景行、张建军、孙辉霞、苏富林
2.高校同行专家
才智杰(青海师范大学,教授)
安见才让(青海民族大学,教授)
朱昶胜(兰州理工大学,教授)
张远平(广州大学,教授)
3.基础教育相应学段骨干教师
4.毕业生代表(5名以上,毕业3-5年左右,举例:王**(单位,职称,**届师范1班))
5.在校高年级学生代表(5名以上,举例:王**(**级师范1班)